无名氏的诗词全集
无名氏的诗词全集
- 1. 古诗《陶渊明传》 - - 无名氏 - - 陶渊明,字元亮。或云潜,字渊明。浔阳柴桑人也。曾祖侃,晋大司马。渊明少有高趣,博学,善属文;颖脱不群,任真自得。尝著《五柳先生传》以自况,时人谓之实录。家贫亲老,起为州祭酒;不堪吏职,少日自解归。州召主簿,不就。躬耕自资,遂抱...
- 2. 古诗《任元受事母尽孝》 - - 无名氏 - -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,母老多疾病,未尝离左右。元受自言:“老母有疾,其得疾之由,或以饮食,或以燥湿,或以语话稍多,或以忧喜稍过。尽言皆朝暮候之,无毫发不尽,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,不待切脉而后知,故用药必效,虽名医不迨③也...
- 3. 古诗《歧路亡羊》 - - 无名氏 - - 杨子之邻人亡羊,既率其党,又请杨子之竖追之。杨子曰:“嘻!亡一羊,何追者之众?”邻人曰:“多歧路。”既反,问:“获羊乎?”曰:“亡之矣。”曰:“奚亡之?”曰:“歧路之中又有...
- 4. 古诗《习惯说》 - - 无名氏 - - 蓉少时2,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3,俯而读4,仰而思,思有弗得5,辄起绕室以旋6。室有洼,径尺7,浸淫日广8。每履之9,足苦踬焉10。既久而遂安之。一日,父来室中,语之11,顾而笑曰12:“一室之不治,何以天下家国为13?”命童子取土平...
- 5. 古诗《蛙与牛斗》 - - 无名氏 - - 蛙于草中,视牛渐近,庞然①大物也,嫉②之。遂吸气鼓③腹,欲逾④于牛,谓⑤伙曰:“吾腹稍大,似牛乎?”伙曰:“去⑦远矣!”蛙怒⑧,复吸气鼓腹,曰:“今如何?”曰:“与前无异。”蛙暴起⑨,又吸气鼓...
- 6. 古诗《司马光砸缸》 - - 无名氏 - - 司马光字君实,陕州夏县人也。光生七岁,凛然如成人,闻讲《左氏春秋》,爱之,退为家人讲,即了其大指。自是手不释书,至不知饥渴寒暑。群儿戏于庭,一儿登瓮,足跌没水中,众皆弃去,光持石击瓮破之,水迸,儿得活。...
- 7. 古诗《詹何钓鱼》 - - 无名氏 - -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,芒针为钩,荆蓧为竿,剖粒为饵,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、汩流之中,纶不绝,钩不伸,竿不挠。楚王闻而异之,召问其故。詹何曰:“曾闻先大夫之言,蒲且子之弋也,弱弓纤缴,乘风振之,连双鸧于云际,用心专,动手均也。臣因...
- 8. 古诗《老学庵笔记》 - - 无名氏 - - 赵广,合肥人,本李伯时家小史[2]。伯时作画,每[3]使侍左右,久之遂[4]善[5]画,尤[6]工画马,几[7]能乱真。建炎[8]中陷贼[9]。贼闻[10]其善画,使图所掳妇人[11]。广毅然辞[12]以实不能画。胁以白刃[13],不从,遂断右手拇指遣去[14]...
- 9. 古诗《余音绕梁》 - - 无名氏 - - 昔曹娥东之①齐,匮②粮,过雍门③,鬻歌④假食⑪。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。左右⑤以其人弗去⑥。过逆旅⑦,逆旅人辱之。韩娥因曼声⑧哀哭,一里老幼悲愁,垂涕相对,三日不食。遽⑨而追之。娥还,复为曼声长歌。一里⑩老幼喜跃而舞...
- 10. 古诗《九方皋相马》 - - 无名氏 - - 秦穆公谓伯乐曰1:“子之年长矣,子姓2有可使求马者乎?”伯乐对曰:“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3。天下之马4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。若此者绝尘弭辙5。臣之子,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...
- 11. 古诗《越人溺鼠》 - - 无名氏 - - 鼠好夜窃粟。越人置粟于盎,鼠恣啮,且呼群类入焉。月余,粟且尽,主人患之。人教以术,乃易粟以水,浮糠覆水上。是夜,鼠复来,欣欣然入,不意咸溺死。...
- 12. 古诗《兰之味》 - - 无名氏 - - 兰之味,非可逼而取也。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,纯以情韵胜。氲氲无所,故称瑞耳。体兼彩,而不极于色,令人览之有余,而名之不可;即善绘者以意取似,莫能肖也。其真文王、孔子、屈原之徒,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者耶?...
- 13. 古诗《庄周梦蝶》 - - 无名氏 - -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,自喻适志与,不知周也。俄然觉,则蘧蘧然周也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,胡蝶之梦为周与?周与胡蝶,则必有分矣。此之谓物化。...
- 14. 古诗《牛角挂书》 - - 无名氏 - - 密以薄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,按辔蹑其后,曰:“何书生勤如此?”密识素,下拜。问所读,曰:“《项羽传》。”因与语,奇之。归谓子玄感曰:“吾观密识度,非若等辈。”玄...
- 15. 古诗《薛谭学讴》 - - 无名氏 - - 薛谭学讴于秦青,未穷青之技,自谓尽之,遂辞归。秦青弗止,饯于郊衢,抚节悲歌,声振林木,响遏行云。薛谭乃谢,求反,终身不敢言归。
- 16. 古诗《盲子窃钱案》 - - 无名氏 - - 有瞽者与贩者同宿旅店,窃贩者钱五千,次晨相哄鸣于官。官即提讯,问贩者钱有无记认,贩者曰:“此乃日用之物,有何记号!”问瞽者,对曰:“有记。吾钱系字对字、背对背穿成。”对之良是。贩者不服。官命瞽者伸手...
- 17. 古诗《管鲍之交》 - - 无名氏 - - 管仲夷吾者,颍上人也。少时常与鲍叔牙游,鲍叔知其贤。管仲贫困,常欺鲍叔,鲍叔终善遇之,不以为言。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,管仲事公子纠。及小白立为桓公,公子纠死,管仲囚焉。鲍叔遂进管仲。管仲既用,任政于齐。齐桓公以霸,九⑨合...
- 18. 古诗《明义法师之鸠》 - - 无名氏 - - 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,屏居乡里。一日晨起,行径中,见鸠雏堕地,携而归,躬自哺饲。两月乃能飞。日则纵飞林间,夜则投宿法师屏几间。是岁十月,明义法师之徒惠月主掌庆善寺,迎其师归。至暮鸠返,室寂无人矣,不见法师,旋室而匝,悲鸣...
- 19. 古诗《范式守信》 - - 无名氏 - - 范式字巨卿,少游于太学,与汝南张劭为友。劭字元伯。二人并搞归乡里。式谓元伯曰:“后二年当还,将过尊亲。”乃共克期日。后期方至,元伯俱以白母,请设馔以候之。母曰:“二年之别,千里结言,尔何信之诚也?”对...
- 20. 古诗《胸有成竹》 - - 无名氏 - - 竹之始生,一寸之萌①耳,而节叶具焉②。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,生而有之也。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,叶叶而累之,岂复有竹乎?故画竹必先得成竹⑤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⑥,以追其所见。如兔起鹘落...
- 21. 古诗《曹彬仁爱》 - - 无名氏 - - 曹武惠王,国朝名将,勋业之盛,无与为比。尝曰:“自吾为将,杀人多矣,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。”其所居堂屋敝,子弟请加修葺,公曰:“时方大冬,墙壁瓦石之间,百虫所蛰,不可伤其生。”其仁心爱物盖如此。...
- 22. 古诗《王华还金》 - - 无名氏 - - 王华六岁,与群儿戏水滨,见一客来濯足,以大醉,去,遗所提囊。取视之,数十金也。公度其醒必复来,恐人持去,以投水中,坐守之。少顷,其人果号而至,公迎谓曰:“求尔金耶?”为指其处。其人喜,以一铤为谢,却不受。...
- 23. 古诗《泽兵进至卫南》 - - 无名氏 - - 泽兵进至卫南,度将孤兵寡,不深入不能成功。先驱云前有敌营,泽挥众直前与战,败之。转战而东,敌益生兵至,王孝忠战死,前后皆敌垒。泽下令曰:“今日进退等死,不可不从死中求生。”士卒知必死,无不一当百,斩首数千级。金人...
- 24. 古诗《韩娥善歌》 - - 无名氏 - - 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。过雍门,鬻歌乞食。既去,而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过逆旅,逆旅人辱之。韩娥因曼声哀哭,一里老幼悲愁,垂涕相对,三日不食,遽而追之。娥还,复为曼声长歌。十里老幼喜跃抃舞,弗能自禁,忘向之悲也。乃...
- 25. 古诗《扇枕温衾》 - - 无名氏 - - 后汉黄香,年九岁,失母,思慕惟切,乡人称其孝。躬执勤苦,事父尽孝。夏天暑热,扇凉其枕簟;冬天寒冷,以身暖其被席。太守刘护表而异之。
- 26. 古诗《诸葛恪得驴》 - - 无名氏 - - 诸葛恪字元逊,瑾之长子也。恪父瑾面长似驴。一日,孙权大会群臣,使人牵一驴入,长检其面,题曰:诸葛子瑜。恪跪曰:“乞请笔益两字。”因听与笔。恪续其下曰:“之驴”。举坐欢笑。乃以驴赐恪。...
- 27. 古诗《宓子治单父》 - - 无名氏 - - 宓子治单父,齐人攻鲁,道单父。始,父老请曰:“麦已熟矣,今齐寇迫,令民自刈而归,可以益食,且不资寇。”三请,宓子不听。俄而,麦毕资乎齐寇。季孙闻之怒,使人让宓子曰:“民乎寒耕热耘,曾弗得食也。弗知犹可,闻或以告,而...
- 28. 古诗《晏子谏求雨》 - - 无名氏 - - 齐大旱逾时,景公召群臣问曰:“天不雨久矣,民且有饥色。吾使人卜之,祟在高山广水。寡人欲少赋敛,以祠灵山,可乎?”群臣莫对。晏子进曰:“不可。祠此无益也。夫灵山固以石为身,以草木为发,天久不雨,发将焦,身将热,彼...
- 29. 古诗《伯牙绝弦》 - - 无名氏 - - 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伯牙游于泰山之阴,卒逢暴雨,止于岩下,心悲,乃援琴而鼓之。初为《...
- 30. 古诗《富贵不能淫》 - - 无名氏 - - 景春曰:“公孙衍、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?一怒而诸侯惧,安居而天下熄。”孟子曰:“是焉得为大丈夫乎?子未学礼乎?丈夫之冠也,父命之;女子之嫁也,母命之,往送之门,戒之曰:‘往之女家,必敬必戒,无违夫子!’以顺...
- 31. 古诗《陈晋之读书法》 - - 无名氏 - - 读书惟在牢记,则日见进益。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,后遂无书不读,所谓日计不足,岁计有余者。今人谁不读书,日将诵数千言,初若可喜,然旋读旋忘,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,况一日乎?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,至今每念腹中空虚,方知陈晋之...
- 32. 古诗《一字之师》 - - 无名氏 - - 郑谷在袁州,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。有《早梅》诗曰:“前村深雪里,昨夜开数枝。”开谷笑曰:“‘数枝’非早也,不若‘一枝’则佳。“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。自是士林以谷为齐...
- 33. 古诗《蒲留仙写书》 - - 无名氏 - - 蒲留仙先生《聊斋志异》,用笔精简,寓意处全无迹相,盖脱胎于诸子,非仅抗于左史、龙门(1)也。相传先生居乡里,落拓无偶(9),性尤(2)怪僻,为村中童子师,食贫自给,不求于人。作此书时,每临(10)晨携一大磁罂(3),中贮(11)苦茗,具(12)淡巴菰(4)...
- 34. 古诗《涌泉跃鲤》 - - 无名氏 - - 汉姜诗,事母至孝;妻庞氏,奉姑尤谨。母性好饮江水,去舍六七里,妻出汲以奉之;又嗜鱼脍,夫妇常作;又不能独食,召邻母共食。舍侧忽有涌泉,味如江水,日跃双鲤,取以供。...
- 35. 古诗《孙莘老觉知福州》 - - 无名氏 - - 孙莘老觉知福州,时民有欠市易钱者,系狱甚众。适有富人出钱五百万葺佛殿,请于莘老。莘老徐曰:“汝辈所以施钱,何也?”众曰:“愿得福耳。”莘老曰:“佛殿未甚坏,又无露坐者,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,使数百人...
- 36. 古诗《名落孙山》 - - 无名氏 - - 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托以子偕往。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,先归。乡人问其子得失,山曰:“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”...
- 37. 古诗《一生之计在于勤》 - - 无名氏 - - 治生之道,莫尚乎勤。故邵子云:“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岁之计在于春,一生之计在于勤。”言虽近而旨则远。无如人之常情,恶劳而好逸,甘食愉衣,玩日愒岁。以之为农,则不能深耕而易耨;以之为工,则不能计日而见功;以之为商,则不...
- 38. 古诗《小儿饲鹊》 - - 无名氏 - - 庭有树,其上一巢,鹊育二子,日呱呱自鸣。后值狂风,树折巢毁,二雏坠地。一儿见之,不胜喜,怀而归,旦夕喂之,爱甚,稍长而飞。一猫袭来,攫而去,儿亟逐之,不及,顿足而泣。儿曰:“早知是,吾放汝林间,且不为猫所食也。是乃吾之过也。&rdqu...
- 39. 古诗《勉谕儿辈》 - - 无名氏 - -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饮食衣服,若思得之艰难,不敢轻易费用。酒肉一餐,可办粗饭几日;纱绢一匹,可办粗衣几件。不馋不寒足矣,何必图好吃好着?常将有日思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,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。...
- 40. 古诗《俭啬老》 - - 无名氏 - - 汉时有人,年老无子,家富,性俭啬。恶衣蔬食。侵晨而起,侵夜而息。管理产业,聚敛无餍,而不敢自用。或人从之求丐,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,自堂而出,随步辄减,比至于外,才余半在,闭目以授乞者。寻复嘱云:“我倾家赡君,慎勿他说,复相效...
- 41. 古诗《与王介甫第一书》 - - 无名氏 - - 近托彦弼、黄九各奉书,当致矣。巩至金陵后,自宣化渡江来滁上,见欧阳先生,住且二十日。今从泗上出,及舟船侍从以西。欧公悉见足下之文,爱叹诵写,不胜其勤。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。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...
- 42. 古诗《黄琬巧对》 - - 无名氏 - - 黄琬幼而慧。祖父琼,初为魏郡太守。建和元年正月日食。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。太后诏问所食多少。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。琬年七岁,在旁,曰:“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?”琼大惊,即以其言应诏,而深奇爱之。...
- 43. 古诗《浴肆避鬼》 - - 无名氏 - - 吾杭八字桥,相传多邪秽,蛊于行客.东有浴肆,夜半即有汤.一人独行迂雨.蓦有避雨伞下者.其人意此必鬼也,至桥上,排之于水,乃急走,见浴肆有灯,入避之.倾一人淋漓而至,且喘曰:带伞鬼挤我于河中,几为溺死矣."两人语,则皆误...
- 44. 古诗《猿母中箭》 - - 无名氏 - - 僧悟空在江外,见一猿坐树梢,弋人①伺其便,射之,正中母腹。母呼其雄反,付子已②,哀鸣数声,乃拔箭堕地而死。射者折矢弃弓,誓不复射。
- 45. 古诗《何岳两次还金》 - - 无名氏 - - 秀才何岳,号畏斋。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,不敢与家人言之,恐劝其留金也。次日携至拾银处,见一人寻至,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,遂以还之。其人欲分数金为谢。畏斋曰:“拾金而人不知,皆我物也,何利此数金乎?”其人感谢而去...
- 46. 古诗《钟弱翁好为人书》 - - 无名氏 - - 钟弱翁所至,好贬驳榜额字画,必除去之,出新意,自立名为重书之。然其书实不工,人皆苦之。尝过庐陵一山寺,有高阁壮丽。弱翁与僚属部曲拥立,望其榜,曰“定惠之阁”,旁题姓名漫灭。弱翁放意称谬,使僧梯取之,拂拭就视,乃鲁国...
- 47. 古诗《祖逖闻鸡起舞》 - - 无名氏 - - 祖逖,东晋人也,有大志,常欲光复中原。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,情好绸缪,共被同寝。中夜闻荒鸡鸣,祖蹴琨觉,曰:“此非恶声也!”因起舞庭中。后渡江,募士铸兵,欲扫清中原。...
- 48. 古诗《山静日长》 - - 无名氏 - - 唐子西诗云:"山静似太古,日长如小年。"余家①深山之中,每春夏之交,苍藓盈阶,落花满径,门无剥啄②,松影参差,禽声上下。午睡初足,旋汲山泉,拾松枝,煮苦茗吸之③。随意读《周易》《国风》《左氏传》《离骚》《太史公书》及陶杜诗、...
- 49. 古诗《苏秦刺股》 - - 无名氏 - -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,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羸滕履鞒,负书担橐,形容枯槁,面目黧黑,状有愧色。归之家,妻不下紝,嫂不为炊。父母不与言。苏秦喟然叹曰:“妻不以我为夫,嫂不以我为叔,父母不以我为子,是...
- 50. 古诗《二鸿》 - - 无名氏 - - 有弋人得一鸿,其雄者随而飞抵其家,哀鸣徘徊,至暮始去。翌日又至,弋人并捉之。见其伸颈俯仰,吐出黄金半锭。弋人悟其意,乃曰:“是将以赎妇也。”鸿颔之。遂释二鸿。二鸿遂双飞而去。弋人称金,得二两六钱强。噫!禽兽何...
无名氏的诗词名句大全
-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而掷去之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割席绝交》
- 爱其人者,兼屋上之乌,憎其人者,恶其余胥。咸刈厥敌,使靡有余,何如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武王克殷》
- 商君治秦,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,罚不讳强大,赏不私亲近,法及太子,黥劓其傅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商鞅治秦》
-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饮食衣服,若思得之艰难,不敢轻易费用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勉谕儿辈》
- 赵简子问子贡曰:“孔子为人何如?”子贡对曰:“赐不能识也。”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孔子犹江海》
- 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,情好绸缪,共被同寝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祖逖闻鸡起舞》
- 周老莱子,至孝。奉二亲,极其甘脆。行年七十,言不称老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戏彩娱亲》
- 郑燮,号板桥,清乾隆元年进士,以画竹,兰为长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郑板桥开仓济民》
- 东门有人,其颊似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丧家狗》
- 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。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,货力为己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大道既隐》
- 仲淹为将,号令明白,爱抚士卒,诸羌来者,推心接之不疑,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范仲淹为将》
-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,自喻适志与,不知周也。俄然觉,则蘧蘧然周也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庄周梦蝶》
- 客有问陈季方:“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,而荷天下重名?”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陈谌设喻答客问》
- 任元受事母尽孝,母老多疾病,未尝离左右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任元受事母尽孝》
- 王荆公介甫,退处金陵。一日,幅巾杖屦,独游山寺,遇数客盛谈文史,词辩纷然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王荆公旁听文史》
- 光生七岁,凛然如成人,闻讲《左氏春秋》,爱之,退为家人讲,即了其大指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司马光砸缸》
-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,言兵事,以天下莫能当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纸上谈兵》
- 虾蟆蛙蝇,日夜恒鸣。口干舌擗, 然而不听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多言何益》
- 冲少聪察,生五六岁,智意所及,有若成人之智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曹冲称象》
- 君才十倍于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诸葛亮受遗诏》
- 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孔子独立东郭门。郑人或谓子贡曰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丧家狗》
- 为人有大志,不修细节。然内孝谨,居家常执勤苦,不耻劳辱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班超投笔从戎》
- 虞舜,瞽瞍之子。性至孝。父顽,母嚚,弟象傲。舜耕于历山,有象为之耕,鸟为之耘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孝感动天》
- 郭林宗至汝南,造袁奉高车不停轨,鸾不辍轭,诣黄叔度,乃弥日信宿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郭林宗至汝南》
- 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》
- 上谓侍臣曰:“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,剖身以藏之,有诸?”侍臣曰:“有之。”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剖身藏珠》
- 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托以子偕往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名落孙山》
- 体兼彩,而不极于色,令人览之有余,而名之不可;即善绘者以意取似,莫能肖也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兰之味》
- 库吏惧必死,议欲面缚首罪,犹惧不免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曹冲智救库吏》
- 邑人大姓文不识,家富多书,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凿壁偷光》
- 主少国疑,大臣未附,百姓不信,方是之时,属之于子乎?属之于我乎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田文论功服吴起》
- 城之东,民家畜一犬,甚羸。一夕,邻火卒发,延及民家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义犬报火警》
- 夫子事孔子数十年,终业而去之,寡人问子,子曰‘不能识’,何也?”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孔子犹江海》
- 陶渊明,字元亮。或云潜,字渊明。浔阳柴桑人也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陶渊明传》
- 东海有鳌焉,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,腾越而上则干云,没而下潜于重泉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海鳌与群蚁》
- 戈壁皆积沙无水,故草木不生。今城中多老树,苟其下无水,树安得活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伊犁凿井》
- 吾闻,德行宽裕,守之以恭者,荣;土地广大,守之以俭者,安;禄位尊盛,守之以卑者,贵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周公诫子》
- 安贫乐道,专精耽学,不营产业,常丐食诵《诗》,虽家无斗储,意怡如也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王欢安贫乐道》
- 郭伋始至行部,到西河美稷,有童儿数百,各骑竹马,道次迎拜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郭伋守信》
- 行部既还,先期一日,伋恐违信于诸儿,遂止于野亭,须期乃入。其为人若此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郭伋守信》
- 鼠冒老虫之名,至使余惊错欲走,徐而思之,良足发笑。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鼠技虎名》
- 如是者十四年。洎北归,窗下石上,双趺之迹隐然,至今犹存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张无垢勤学》
- 及准出陕,咏适自成都罢还,准严供帐,大为具待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寇准读书》
- 足之履平地,而不与洼适也,及其久,则洼者若平,至使久而即乎其故,则反窒焉而不宁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习惯说》
- 少选之间,而志在流水,锺子期又曰:“善哉乎鼓琴,汤汤乎若流水。”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伯牙绝弦》
- 廉将军虽老,尚善饭;然与臣坐,顷之三遗矢矣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顷之三遗矢》
- 以著其义,以考其信,著有过,刑仁讲让,示民有常。如有不由此者,在埶者去,众以为殃。是谓小康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大道既隐》
- 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,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, 而著其善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不要自欺欺人》
- 此宅子甚好,但无出水处耳。”买者闻之,遽辞不置。子侄以为言,元方曰:“不尔,是欺之也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陆元方卖宅》
- 张无垢谪横浦,寓城西宝界寺。其寝室有短窗,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,就明而读 - - - 无名氏 - - -《张无垢勤学》
李峤的诗词全集
崔液的诗词全集

崔液(?-714年),字润甫,定州安喜(今河北定州)人,尤其擅长五言诗。官至殿中侍御史。因崔湜获罪应当流放,逃亡到郢州,作《幽征赋》抒发情怀,用词十分典雅华丽。遇到大赦返回,去世。友人裴耀卿编纂其遗文为文..... 查看详情>>
崔液的诗词全集: 《上元夜·公子王孙意气骄》 《上元夜·神灯佛火百轮张》 《上元夜·玉漏银壶且莫催》 《上元夜·今年春色胜常年》 《望韩公堆》 《上元夜·金勒银鞍控紫骝》 《拟古神女宛转歌二首》 《上元夜·星移汉转月将微》 《代春闺》 《踏歌词二首》
杜审言的诗词全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