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苏轼资料

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仙。汉族,北宋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..... 查看详情>>
苏轼古诗词作品: 《书戴嵩画牛》 《过岭寄子由·七年来往我何堪》 《书上元夜游》 《江城子·相逢不觉又初寒》 《和子由四首送春》 《寄黎眉州·胶西高处望西川》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《南方多没人》 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《定风波·雨洗娟娟嫩叶光》
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
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,并借景说理,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,如果主观片面,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。 开头两句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,实写游山所见。庐山是座丘壑纵横、峰峦起伏的大山,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,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。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、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。 结尾两句&ldqu...
注释 ⑴题西林壁: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。西林寺在庐山西麓。题:书写,题写。西林:西林寺,在江西庐山。 ⑵横看:从正面看。庐山总是南北走向,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。侧:侧面。 ⑶各不同:各不相同。 ⑷不识:不能认识,辨别。真面目:指庐山真实的景色、形状。 ⑸缘:因为;由于。此山:这座山,指庐山。 白话译文 从正面、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、山峰...
题西林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
- 古诗《守岁诗·儿童强不食》 - - 苏轼 - - 儿童强不食,相守应欢哗。 晨鸡旦勿鸣,更鼓畏添过。
- 古诗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 - - 苏轼 - - 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也解晴。 云散月明谁点缀,天容海色本澄清。 空余鲁叟乘桴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 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 ...
- 古诗《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》 - - 苏轼 - - 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萧萧暮雨子规啼。 谁道人生无再少,门前流水尚能西,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- 古诗《定风波·常羡人间琢玉郎》 - - 苏轼 - - 常羡人间琢玉郎。天应乞与点酥娘。尽道清歌传皓齿。风起。雪飞炎海变清凉。 万里归来颜愈少。微笑。笑时犹带岭梅香。试问岭南应不好。却道。此心安处是吾乡。...
- 古诗《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 - - 苏轼 - - 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谁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 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
- 古诗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 - - 苏轼 - - 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 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 老僧已死成新塔,坏壁无由见旧题。 往日崎岖还记否,路长人困蹇驴嘶。...
- 古诗《蝶恋花·花褪残红青杏小》 - - 苏轼 - - 花褪残红青杏小。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枝上柳绵吹又少。天涯何处无芳草。 墙里秋千墙外道。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笑渐不闻声渐悄。多情却被无情恼。...
- 古诗《上元侍宴》 - - 苏轼 - - 淡月疏星绕建章,仙风吹下御炉香。 侍臣鹄立通明殿,一朵红云捧玉皇。
- 古诗《复官北归再次前韵》 - - 苏轼 - - 秋霜春雨不同时,万里今従海外归。 已出网罗毛羽在,却寻云迹帖天飞。
- 古诗《满江红·怀子由作》 - - 苏轼 - - 清颍东流,愁目断、孤帆明灭。宦游处、青山白浪、万重千叠。孤负当年林下意,对床夜雨听萧瑟。恨此生、长向别离中,添华发。 一尊酒,黄河侧。无限事,从头说。相看恍如昨,许多年月。...
苏轼的名句翻译赏析
- 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 - - - 苏轼 - - -《题西林壁》
-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 - - - 苏轼 - - -《题西林壁》
- 既至杭,大旱,饥疫并作。轼请于朝,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,复得赐度僧牒,易米以救饥者 - - - 苏轼 - - -《苏轼治西湖》
- 还来一醉西湖雨,不见跳珠十五年 - - - 苏轼 - - -《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》
- 冰肌玉骨,自清凉无汗。水殿风来暗香满 - - - 苏轼 - - -《洞仙歌·冰肌玉骨》
- 己卯上元,予在儋州,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- - - 苏轼 - - -《书上元夜游》
- 古语云:“耕当问奴,织当问婢。”不可改也 - - - 苏轼 - - -《书戴嵩画牛》
- 春兰如美人,不采羞自献 - - - 苏轼 - - -《题杨次公春兰》
- 一日曝书画,有一牧童见之,拊掌大笑 - - - 苏轼 - - -《书戴嵩画牛》
- 夫没者岂苟然哉?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- - - 苏轼 - - -《南方多没人》
- 予欣然从之,步城西,入僧舍,历小巷,民夷杂糅,屠沽纷然 - - - 苏轼 - - -《书上元夜游》
- 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,久矣。言语非不工也,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 - - - 苏轼 - - -《乐全先生文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