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宋代诗人 > 苏轼的诗 > 赠刘景文原文及翻译赏析

赠刘景文

朝代:宋代作者:苏轼更新时间:2017-10-31
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
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

作者苏轼资料

赠刘景文作者苏轼

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仙。汉族,北宋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..... 查看详情>>

苏轼古诗词作品: 《书戴嵩画牛》 《过岭寄子由·七年来往我何堪》 《书上元夜游》 《江城子·相逢不觉又初寒》 《和子由四首送春》 《寄黎眉州·胶西高处望西川》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《南方多没人》 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《定风波·雨洗娟娟嫩叶光

赠刘景文原文及翻译赏析

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。为了突出“橙黄橘绿,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,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:那曾经碧叶接天、红花映日的诸莲塘荷,现在早已翠减红衰,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,遮挡风雨了;独立疏篱的残菊,虽然蒂有余香,却亦枝无全叶,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,依然劲节。自然界千姿万态,一年之中,花开花落,可说...

查看详情>>

注释 ⑴刘景文:刘季孙,字景文,工诗,时任两浙兵马都监,驻杭州。苏轼视他为国士,曾上表推荐,并以诗歌唱酬往来。 ⑵荷尽:荷花枯萎,残败凋谢。擎:举,向上托。雨盖:旧称雨伞,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。 ⑶菊残:菊花凋谢。犹:仍然。傲霜:不怕霜动寒冷,坚强不屈。 ⑷君:原指古代君王,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,您。须记:一定要记住。 ⑸正是:一作“最是&rdq...

查看详情>>

《赠刘景文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(公元1090年),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。此诗前半首说“荷尽菊残”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,后半首通过“橙黄橘绿”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,乐观向上,切莫意志消沉。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,托物言志,意境高...

查看详情>>

赠刘景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

  • 古诗《满江红·怀子由作》 - - 苏轼 - - 清颍东流,愁目断、孤帆明灭。宦游处、青山白浪、万重千叠。孤负当年林下意,对床夜雨听萧瑟。恨此生、长向别离中,添华发。 一尊酒,黄河侧。无限事,从头说。相看恍如昨,许多年月。...
  • 古诗《复官北归再次前韵》 - - 苏轼 - - 秋霜春雨不同时,万里今従海外归。 已出网罗毛羽在,却寻云迹帖天飞。
  • 古诗《上元侍宴》 - - 苏轼 - - 淡月疏星绕建章,仙风吹下御炉香。 侍臣鹄立通明殿,一朵红云捧玉皇。
  • 古诗《蝶恋花·花褪残红青杏小》 - - 苏轼 - - 花褪残红青杏小。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枝上柳绵吹又少。天涯何处无芳草。 墙里秋千墙外道。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笑渐不闻声渐悄。多情却被无情恼。...
  • 古诗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 - - 苏轼 - - 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 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 老僧已死成新塔,坏壁无由见旧题。 往日崎岖还记否,路长人困蹇驴嘶。...
  • 古诗《惠崇春江晚景·两两归鸿欲破群》 - - 苏轼 - - 两两归鸿欲破群,依依还似北归人。 遥知朔漠多风雪,更待江南半月春。
  • 古诗《惠崇春江晚景》 - - 苏轼 - - 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 篓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  • 古诗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 - - 苏轼 - - 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 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...
  • 古诗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- - 苏轼 - -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...
  • 古诗《花影·重重叠叠上瑶台》 - - 苏轼 - - 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归不开。 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教明月送将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