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唐代诗人 > 李白的诗 > 望天门山原文及翻译赏析

望天门山

朝代:唐代作者:李白更新时间:2017-03-20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
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

作者李白资料

望天门山作者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诗仙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..... 查看详情>>

李白古诗词作品: 《望庐山瀑布》 《将进酒》 《静夜思》 《早发白帝城》 《短歌行》 《古风·庄周梦蝴蝶》 《怨情》 《独坐敬亭山》 《鹦鹉洲》 《洛阳陌

望天门山原文及翻译赏析

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,白帆红日,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。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,而是流动的。随着诗人行舟,山断江开,东流水回,青山相对迎出,孤帆日边驶来,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。诗中用了六个动词“断、开、流、回、出、来”,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,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。一、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...

查看详情>>

注释 ⑴天门山: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,在江北的叫西梁山,在江南的叫东梁山(古代又称博望山)。两山隔江对峙,形同天设的门户,天门由此得名。《江南通志》记云:“两山石状晓岩,东西相向,横夹大江,对峙如门。俗呼梁山曰西梁山,呼博望山曰东梁山,总谓之天门山。” ⑵中断: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。楚江:即长江。因为古代长江中游...

查看详情>>

《望天门山》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(725)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。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: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,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;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。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,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,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...

查看详情>>

望天门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

  • 古诗《望木瓜山》 - - 李白 - - 早起见日出,暮见栖鸟还。 客心自酸楚,况对木瓜山。
  • 古诗《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》 - - 李白 - - 送客谢亭北,逢君纵酒还。屈盘戏白马,大笑上青山。 回鞭指长安,西日落秦关。帝乡三千里,杳在碧云间。
  • 古诗《过崔八丈水亭》 - - 李白 - - 高阁横秀气,清幽并在君。檐飞宛溪水,窗落敬亭云。 猿啸风中断,渔歌月里闻。闲随白鸥去,沙上自为群。
  • 古诗《登广武古战场怀古》 - - 李白 - - 秦鹿奔野草,逐之若飞蓬。项王气盖世,紫电明双瞳。 呼吸八千人,横行起江东。赤精斩白帝,叱咤入关中。 两龙不并跃,五纬与天同。楚灭无英图,汉兴有成功。 按剑清八极,归酣歌大风。伊...
  • 古诗《安州应城玉女汤作》 - - 李白 - - 神女殁幽境,汤池流大川。阴阳结炎炭,造化开灵泉。 地底烁朱火,沙傍歊素烟。沸珠跃明月,皎镜函空天。 气浮兰芳满,色涨桃花然。精览万殊入,潜行七泽连。 愈疾功莫尚,变盈道乃全。濯...
  • 古诗《秋登宣城谢脁北楼》 - - 李白 - - 江城如画里,山晓望晴空。两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。 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。谁念北楼上,临风怀谢公。
  • 古诗《金陵望汉江》 - - 李白 - - 汉江回万里,派作九龙盘。 横溃豁中国,崔嵬飞迅湍。 六帝沦亡后,三吴不足观。 我君混区宇,垂拱众流安。 今日任公子,沧浪罢钓竿。...
  • 古诗《挂席江上待月有怀》 - - 李白 - - 待月月未出,望江江自流。倏忽城西郭,青天悬玉钩。 素华虽可揽,清景不可游。耿耿金波里,空瞻鳷鹊楼。
  • 古诗《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》 - - 李白 - - 剪落青梧枝,灉湖坐可窥。雨洗秋山净,林光澹碧滋。 水闲明镜转,云绕画屏移。千古风流事,名贤共此时。
  • 古诗《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》 - - 李白 - - 衡岳有阐士,五峰秀真骨。见君万里心,海水照秋月。 大臣南溟去,问道皆请谒。洒以甘露言,清凉润肌发。 明湖落天镜,香阁凌银阙。登眺餐惠风,新花期启发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