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唐代诗人 > 贺知章的诗 > 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赏析

回乡偶书

朝代:唐代作者:贺知章更新时间:2017-03-06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
作者贺知章资料

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

贺知章(约659年— 约744年),字季真,晚年自号四明狂客,越州永兴(今浙江杭州萧山区)人。唐代著名诗人、书法家。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。武则天证圣元年(695年)中乙未科状元,授予国子四门博士,迁太常博士。..... 查看详情>>

贺知章古诗词作品: 《咏柳》 《太和·昭昭有唐》 《回乡偶书》 《回乡偶书二首其二》 《望人家桃李花》 《题袁氏别业》 《送人之军》 《采莲曲·稽山罢雾郁嵯峨》 《雍和·夙夜宥密》 《太和·肃我成命

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赏析

第一首是久客异乡、缅怀故里的感怀诗。写于初来乍到之时,抒写久客伤老之情。在第一、二句中,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,一路迤逦行来,心情颇不平静:当年离家,风华正茂;今日返归,鬓毛疏落,不禁感慨系之。首句用“少小离家”与“老大回”的句中自对,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,暗寓自伤“老大&rd...

查看详情>>

注释 ⑴偶书:随便写的诗。偶: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,是随时有所见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。 ⑵少小离家: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,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。老大:年纪大了。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。 ⑶乡音:家乡的口音。无改:没什么变化。一作“难改”。鬓毛: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。一作“面毛”。衰:在《辞海》中有两种读音和...

查看详情>>

《回乡偶书二首》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。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,但充满生活情趣。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,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;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,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、岁月沧桑、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。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(天宝三载),辞去朝廷官职,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(今浙...

查看详情>>

回乡偶书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

  • 古诗《回乡偶书二首其二》 - - 贺知章 - - 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销磨。 唯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。
  • 古诗《敬酬张九龄当涂界留赠之作》 - - 裴耀卿 - - 茂先实王佐,仲举信时英。气睹冲天发,人将下榻迎。 珪符肃有命,江国远徂征。九派期方越,千钧或所轻。 高帆出风迥,孤屿入云平。遄迈嗟于役,离忧空自情。 饰簪陪早岁,接壤厕专城。旷...
  • 古诗《酬张九龄使风见示》 - - 裴耀卿 - - 兹地五湖邻,艰哉万里人。惊飙翻是托,危浪亦相因。 宣室才华子,金闺讽议臣。承明有三入,去去速归轮。
  • 古诗《赠张丞相》 - - 裴耀卿 - - 汉上登飞幰,荆南历旧居。已尝临砌橘,更睹跃池鱼。 盛德继微渺,深衷能卷舒。义申蓬阁际,情切庙堂初。 郡挹文章美,人怀燮理馀。皇恩傥照亮,岂厌承明庐。...
  • 古诗《酬故人还山》 - - 裴耀卿 - - 举棹乘春水,归山抚岁华。碧潭宵见月,红树晚开花。 肃穆轻风度,依微隐径斜。危亭暗松石,幽涧落云霞。 思鸟吟高树,游鱼戏浅沙。安知馀兴尽,相望紫烟赊。...
  • 古诗《采莲曲·稽山罢雾郁嵯峨》 - - 贺知章 - - 稽山罢雾郁嵯峨,镜水无风也自波。 莫言春度芳菲尽,别有中流采芰荷。
  • 古诗《咏柳》 - - 贺知章 - - 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 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
  • 古诗《题袁氏别业》 - - 贺知章 - - 主人不相识,偶坐为林泉。 莫谩愁沽酒,囊中自有钱。
  • 古诗《送人之军》 - - 贺知章 - - 常经绝脉塞,复见断肠流。送子成今别,令人起昔愁。 陇云晴半雨,边草夏先秋。万里长城寄,无贻汉国忧。
  • 古诗《望人家桃李花》 - - 贺知章 - - 山源夜雨度仙家,朝发东园桃李花。桃花红兮李花白,照灼城隅复南陌。南陌青楼十二重,春风桃李为谁容。弃置千金轻不顾,踟蹰五马谢相逢。徒言南国容华晚,遂叹西家飘落远。的皪长奉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