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宋代诗人 > 辛弃疾的诗 > 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翻译赏析

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

朝代:宋代作者:辛弃疾更新时间:2018-01-05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
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见。

作者辛弃疾资料

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年5月28日-1207年10月3日),原字坦夫,后改字幼安,号稼轩,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。南宋豪放派词人、将领,有词中之龙之称。与苏轼合称苏辛,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。辛弃疾生于金国,少年抗金归宋,..... 查看详情>>

辛弃疾古诗词作品: 《清平乐·村居》 《西江月·人道偏宜歌舞》 《临江仙·老去浑身无著处》 《念奴娇·少年握槊》 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 《西江月·且对东君痛饮》 《定风波·莫望中州叹黍离》 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》 《浪淘沙·山寺夜半闻钟》 《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

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翻译赏析

此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,岭高约十五丈,深而敞豁,可容百人。下有两泉,水自石中流出,可溉田十余亩。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,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。辛弃疾在上饶期间,经常来此游览,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,现存约五首,即:《生查子·独游西岩》二首、《浣溪沙·黄沙岭》一首,《鹧鸪天·黄沙道中即事》一首,以及这...

查看详情>>

注释 ⑴西江月: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词牌名。调名取自李白《苏台览古》“只今唯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”。西江是长江的别称,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。又名“白蘋香”“步虚词”“晚香时候”“玉炉三涧雪”“江月令”。双调五十字,平仄两协。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。 ⑵...

查看详情>>

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。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:明月清风,疏星稀雨,鹊惊蝉鸣,稻花飘香,蛙声一片。全词从视觉、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,情景交融,优美如画,恬静自然,生动逼真,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。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...

查看详情>>

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

  • 古诗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 - - 辛弃疾 - - 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。为赋新词强说愁。 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。却道天凉好个秋。
  • 古诗《清平乐·柳边飞鞚》 - - 辛弃疾 - - 柳边飞鞚。露湿征衣重。宿鹭惊窥沙影动。应有鱼虾入梦。 一川淡月疏星。浣沙人影娉婷。笑背行人归去,门前稚子啼声。...
  • 古诗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 - - 辛弃疾 - - 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 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...
  • 古诗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 - - 辛弃疾 - - 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?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 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。
  • 古诗《摸鱼儿·更能消几番风雨》 - - 辛弃疾 - - 更能消几番风雨。匆匆春又归去。惜春长恨花开早,何况落红无数。春且住。见说道、天涯芳草迷归路。怨春不语。算只有殷勤,画檐蛛网,尽日惹飞絮。 长门事,准拟佳期又误。蛾眉曾有...
  • 古诗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》 - - 辛弃疾 - - 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。 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怜白发生。...
  • 古诗《青玉案·元夕》 - - 辛弃疾 - - 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 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...
  • 古诗《满江红·敲碎离愁》 - - 辛弃疾 - - 敲碎离愁,纱窗外、风摇翠竹。人去后、吹箫声断,倚楼人独。满眼不堪三月暮,举头已觉千山绿。但试将、一纸寄来书,从头读。 相思字,空盈幅。相思意,何时足。滴罗襟点点,泪珠盈掬。芳...
  • 古诗《清平乐·村居》 - - 辛弃疾 - - 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。 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最喜小儿亡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...
  • 古诗《定风波·仄月高寒水石乡》 - - 辛弃疾 - - 仄月高寒水石乡。倚空青碧对禅床。白发自怜心似铁。风月。使君子细与平章。 已判生涯筇竹杖。来往。却惭沙鸟笑人忙。便好剩留黄绢句。谁赋。银钩小草晚天凉。...

辛弃疾的名句翻译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