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刘禹锡资料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诗豪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..... 查看详情>>
刘禹锡古诗词作品: 《望洞庭》 《浪淘沙·九曲黄河万里沙》 《陋室铭》 《乌衣巷》 《龙阳县歌》 《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》 《杨柳枝词九首其二》 《百花行》 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 《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》
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
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。微波不兴,平静秀美,分外怡人。诗人飞驰想像,以清新的笔调,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、祥和的朦胧美,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。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,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。 诗从一个“望”字着眼,“水月交融”、“湖平如镜”,...
注释 洞庭:湖名,在今湖南省北部。 湖光:湖面的波光。两:指湖光和秋月。和:和谐。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。 潭面:指湖面。镜未磨: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、磨成。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,水平如镜;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,隐约不清,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。 山水翠:也作“山水色”。山:指洞庭湖中的君山。 白银盘: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...
望洞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
- 古诗《故洛城古墙》 - - 刘禹锡 - - 粉落椒飞知几春,风吹雨洒旋成尘。 莫言一片危基在,犹过无穷来往人。
- 古诗《杨柳枝·春江一曲柳千条》 - - 刘禹锡 - - 春江一曲柳千条,二十年前旧板桥。 曾与美人桥上别,恨无消息到今朝。
- 古诗《楼上·江上楼高二十梯》 - - 刘禹锡 - - 江上楼高二十梯,梯梯登遍与云齐。 人从别浦经年去,天向平芜尽处低。
- 古诗《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》 - - 刘禹锡 - - 隐几支颐对落晖,故人书信到柴扉。 周南留滞商山老,星象如今属少微。
- 古诗《山亭怀古》 - - 胡证 - - 丛石依古城,悬泉洒清池。高低袤丈内,衡霍相蔽亏。 归田竟何因,为郡岂所宜。谁能辨人野,寄适聊在斯。
- 古诗《尝茶·生拍芳丛鹰觜芽》 - - 刘禹锡 - - 生拍芳丛鹰觜芽,老郎封寄谪仙家。 今宵更有湘江月,照出菲菲满碗花。
- 古诗《梁国祠》 - - 刘禹锡 - - 梁国三郎威德尊,女巫箫鼓走乡村。 万家长见空山上,雨气苍茫生庙门。
- 古诗《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》 - - 刘禹锡 - - 常时并冕奉天颜,委佩低簪彩仗间。 今日独来张乐地,万重云水望桥山。
- 古诗《赠刘景擢第》 - - 刘禹锡 - - 湘中才子是刘郎,望在长沙住桂阳。 昨日鸿都新上第,五陵年少让清光。
- 古诗《喜康将军见访》 - - 刘禹锡 - - 谪居愁寂似幽栖,百草当门茅舍低。 夜猎将军忽相访,鹧鸪惊起绕篱啼。
刘禹锡的名句翻译赏析
- 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望洞庭》
- 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望洞庭》
- 他日卧龙终得雨,今朝放鹤且冲天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》
- 有时明月无人夜,独向昭潭制恶龙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赠长沙赞头陀》
- 两度竿头立定夸,回眸举袖拂青霞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和仆射牛相公寓言》
- 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陋室铭》
- 不逐繁华访闲散,知君摆落俗人心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酬淮南廖参谋秋夕见过之作》
- 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陋室铭》
- 农妇白纻裙,农父绿蓑衣。齐唱郢中歌,嘤伫如竹枝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插田歌》
- 南陌东城春早时,相逢何处不依依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杨柳枝词九首其二》
- 华表千年一鹤归,凝丹为顶雪为衣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步虚词·阿母种桃云海际》
- 初服已惊玄发长,高情犹向碧云深 - - - 刘禹锡 - - -《酬淮南廖参谋秋夕见过之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