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史

明史

《明史》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,共三百三十二卷,包括本纪二十四卷,志七十五卷,列传二百二十卷,表十三卷。《明史》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,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(公元1644年)二百多年的历史。在二十四史中,《明史》以编纂得体、材料翔实、叙事稳妥、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。

明史章节目录: 《50章》 《100章》 《150章》 《200章》 《250章》 《300章》 《350章

  • 1.志第二十六·礼四》 历代帝王陵庙 三皇 圣师 国先师孔子 旗纛 五祀 国马神南京神庙 功臣庙 京师九庙 诸神...
  • 2.志第二十五·礼三》 社稷 朝日夕月 先农 先蚕 高禖 祭告 祈报 神祇 星辰灵星寿星 太岁月将风云雷雨 岳镇海...
  • 3.志第二十四·礼二》 郊祀 郊祀配位 郊祀仪注 祈谷 大雩 大飨 令节拜天   郊祀之制   洪武元年,中书...
  • 4.志第二十三·礼一》 《周官》、《仪礼》尚已,然书缺简脱,因革莫详。自汉史作《礼志》,后皆因之,一代之制,始的然...
  • 5.志第二十二·地理七》 云南 贵州   云南《禹贡》梁州徼外。元置云南等处行中书省。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平...
  • 6.志第二十一·地理六》 福建 广东 广西   福建《禹贡》扬州之域。元置福建道宣慰使司,属江浙行中书省。至...
  • 7.志第二十·地理五》 湖广浙江   湖广《禹贡》荆、扬、梁、豫四州之域。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,又分置湖...
  • 8.志第十九·地理四》 四川江西   四川《禹贡》梁、荆二州之域。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。又置罗罗蒙庆等...
  • 9.志第十八·地理三》 河南陕西   河南《禹贡》豫、冀、扬、兖四州之域。元以河北地直隶中书省,河南地置...
  • 10.志第十七·地理二》 山东山西   山东《禹贡》青、兖二州地。元直隶中书省,又分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属焉...
  • 11.志第十六·地理一》 自黄帝画野置监,唐、虞分州建牧,沿及三代,下逮宋、元,废兴因革,前史备矣。明太祖奋起淮右,首...
  • 12.志第十五·历九》 回回历法三     土星黄道南北纬度立成  
  • 13.志第十四·历八》 回回历法二   日五星中心行度立成造法   日中心行长日期立成 一日行五十九分...
  • 14.志第十三·历七》 回回历法一   《回回历法》,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作。其地北极高二十四度半,经度...
  • 15.志第十二·历六》 大统历法三下   ▲步交食   交周日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二二四。半之为交中日。...
  • 16.志第十一·历五》 大统历法三上   大统推步,悉本《授时》,惟去消长而已。然《通轨》诸捷法,实为布算所...
  • 17.志第十·历四》 大统历法二   立成者,以日月五星盈缩迟疾之数,预为排定,以便推步取用也。《元志》、...
  • 18.志第九·历三》 大统历法一下   日月五星平定三差   太阳盈缩平立定三差之原。   冬至前...
  • 19.志第八·历二》 大统历法一上   造历者各有本原,史宜备录,使后世有以考。如《太初》之起数钟律,《大...
  • 20.志第七·历一》 后世法胜於古,而屡改益密者,惟历为最著。《唐志》谓天为动物,久则差忒,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...
  • 21.志第六·五行三》 《洪范》曰:“金曰从革。”金不从革,则失其性矣。前史多以恒昜、诗妖、毛虫...
  • 22.卷二十九·志第五·五行二》 《洪范》曰:“火曰炎上。”火不炎上,则失其性矣。前史多以恒燠、草异、火、木...
  • 23.卷二十八·志第四·五行一》 史志五行,始自《汉书》,详录五行传说及其占应。后代作史者因之。粤稽《洪范》,首叙五行,以...
  • 24.卷二十七·志第三·天文三》 恒星 洪武十九年七月癸亥,二十年五月丁丑,七月壬寅,二十一年十二月丁卯,俱三辰昼见。弘治...
  • 25.志第二·天文二》 月掩犯五纬   洪武元年五月甲申,犯填星。十二年三月戊辰朔,犯辰星。十四年十一月甲...
  • 26.志第一·天文一》 司马迁述《天官》,而历代作史者皆志天文。惟《辽史》独否,谓天象昭垂,千古如一,日食、天变...
  • 27.本纪第二十四·庄烈帝二》 十一年春正月丁丑,洪承畴败贼于梓潼,贼还走陕西。丁亥,裁南京冗官。二月甲辰,改河南巡按御...
  • 28.本纪第二十三·庄烈帝一》 庄烈愍皇帝,讳由检,光宗第五子也,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。母贤妃刘氏,早薨。天启二年,封信王...
  • 29.本纪第二十二·熹宗》 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,讳由校,光宗长子也。母选侍王氏。万历三十...
  • 30.本纪第二十一·神宗二》 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,朝鲜使来请援。二月丙寅,复议征倭。丙子,前都督同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...
  • 31.本纪第二十·神宗一》 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,讳翊钧,穆宗第三子也。母贵妃李氏。隆庆二...
  • 32.本纪第十九·穆宗》 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,讳载垕,世宗第三子也。母杜康妃。嘉靖十八...
  • 33.本纪第十八·世宗二》 二十二年春正月丙午朔,日有食之。三月庚戌,复遣使采木湖广。是春,俺答屡入塞。秋八月,犯延...
  • 34.本纪第十七·世宗一》 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,讳厚,宪宗孙也。父兴献王祐杬,国安陆,正德...
  • 35.本纪第十六·武宗》 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,讳厚照,孝宗长子也。母孝康敬皇后。弘治五...
  • 36.本纪第十五·孝宗》 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,讳祐堂,宪宗第三子也。母淑妃纪氏,成化六年...
  • 37.本纪第十四·宪宗二》 十二年春正月辛亥,南京地震有声。戊午,大祀天地于南郊。二月乙亥朔,日有食之。甲午,敕群臣...
  • 38.本纪第十三·宪宗一》 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,讳见深,英宗长子也。母贵妃周氏。初名见浚...
  • 39.本纪第十二·英宗后纪》 天顺元年春正月壬午,昧爽,武清侯石亨,都督张輗、张軏,左都御史杨善,副都御史徐有贞,太监曹吉...
  • 40.本纪第十一·景帝》 恭仁康定景皇帝,讳祁钰,宣宗次子也。母贤妃吴氏。英宗即位,封郕王。   正统十四年秋...
  • 41.本纪第十·英宗前纪》 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,讳祁镇,宣宗长子也。母贵妃孙氏。生四月,立...
  • 42.本纪第九·宣宗》 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,讳瞻基,仁宗长子也。母诚孝昭皇后。生之前...
  • 43.本纪第八·仁宗》 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,讳高炽,成祖长子也。母仁孝文皇后,梦冠冕执...
  • 44.本纪第七·成祖三》 十二年春正月庚寅,思州苗平。辛丑,发山东、山西、河南及凤阳、淮安、徐、邳民十五万,运粮...
  • 45.本纪第六·成祖二》 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,御奉天殿受朝贺,宴群臣及属国使。乙酉,享太庙。辛卯,大祀天地于南郊...
  • 46.本纪第五·成祖一》 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,太祖第四子也。母孝慈高皇后。洪武三...
  • 47.本纪第四·恭闵帝》 恭闵惠皇帝讳允炆。太祖孙,懿文太子第二子也。母妃吕氏。帝生颍慧好学,性至孝。年十四,待...
  • 48.本纪第三·太祖三》 十五年春正月辛巳,宴群臣于谨身殿,始用九奏乐。景川侯曹震、定远侯王弼下威楚路。壬午,元...
  • 49.本纪第二·太祖二》 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,祀天地于南郊,即皇帝位。定有天下之号曰明,建元洪武。追尊高祖考曰玄...
  • 50.本纪第一·太祖一》 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,讳元璋,字国瑞,姓朱氏。先世家沛,徙...
  • 1.表第一·诸王世表一》 诸王世表一
  • 2.志第七十五·艺文四》 集类三:一曰别集类,二曰总集类,三曰文史类。   《明太祖文集》五十卷,《诗集》五卷 ...
  • 3.志第七十四·艺文三》 子类十二:一曰儒家类,二曰杂家类,三曰农家类,四曰小说家类,五曰兵书类,六曰天文类,七曰历数类...
  • 4.志第七十三·艺文二》 史类十:一曰正史类,二曰杂史类,三曰史钞类,四曰故事类,五曰职官类,六曰仪注类,七曰刑法类,八曰...
  • 5.志第七十二·艺文一》 明太祖定元都,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,复诏求四方遗书,设秘书监丞,寻改翰林典籍以掌之。永乐...
  • 6.志第七十一·刑法三》 刑法有创之自明,不衷古制者,廷杖、东西厂、锦衣卫、镇抚司狱是已。是数者,杀人至惨,而不丽...
  • 7.志第七十·刑法二》 三法司曰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。刑部受天下刑名,都察院纠察,大理寺驳正。太祖尝曰:&ldquo...
  • 8.志第六十九·刑法一》 自汉以来,刑法沿革不一。隋更五刑之条,设三奏之令。唐撰律令,一准乎礼,以为出入。宋采用之...
  • 9.志第六十八·兵四》 明初,垛集令行,民出一丁为军,卫所无缺伍,且有羡丁。未几,大都督府言,起吴元年十月,至洪武三年...
  • 10.志第六十七·兵三》 元人北归,屡谋兴复。永乐迁都北平,三面近塞,正统以后,敌患日多。故终明之世,边防甚重。东起...
  • 11.志第六十六·兵二卫所》 太祖下集庆路为吴王,罢诸翼统军元帅,置武德、龙骧、豹韬、飞熊、威武、广武、兴武、英武...
  • 12.志第六十五·兵一》 明以武功定天下,革元旧制,自京师达于郡县,皆立卫所。外统之都司,内统于五军都督府,而上十二...
  • 13.志第六十四·河渠六》 三代疆理水土之制甚详。自井田废,沟遂堙,水常不得其治,於是穿凿渠塘井陂,以资灌溉。明初,太...
  • 14.志第六十三·河渠五》 淮河,出河南平氏胎簪山。经桐伯,其流始大。东至固始,入南畿颍州境,东合汝、颍诸水。经寿州...
  • 15.志第六十二·河渠四》 江南运河,自杭州北郭务至谢村北,为十二里洋,为塘栖,德清之水入之。逾北陆桥入崇德界,过松老...
  • 16.志第六十一·河渠三》 明成祖肇建北京,转漕东南,水陆兼輓,仍元人之旧,参用海运。逮会通河开,海陆并罢。南极江口,北...
  • 17.志第六十·河渠二》 万历元年,河决房村,筑堤洼子头至秦沟口。明年,给事中郑岳言:“运道自茶城至淮安五百...
  • 18.志第五十九·河渠一》 黄河,自唐以前,皆北入海。宋熙宁中,始分趋东南,一合泗入淮,一合济入海。金明昌中,北流绝,全河...
  • 19.志第五十八·食货六》 采造之事,累朝侈俭不同。大约靡於英宗,继以宪、武,至世宗、神宗而极。其事目繁琐,徵索纷纭...
  • 20.志第五十七·食货五》 钱币之兴,自九府圜法,历代遵用。钞始於唐之飞钱,宋之交会,金之交钞。元世始终用钞,钱几废矣...
  • 21.志第五十六·食货四》 煮海之利,历代皆官领之。太祖初起,即立盐法,置局设官,令商人贩鬻,二十取一,以资军饷。既而倍...
  • 22.志第五十五·食货三》 历代以来,漕粟所都,给官府廪食,各视道里远近以为准。太祖都金陵,四方贡赋,由江以达京师,道近...
  • 23.志第五十四·食货二》 赋役之法,唐租庸调犹为近古。自杨炎作两税法,简而易行,历代相沿,至明不改。太祖为吴王,赋税...
  • 24.志第五十三·食货一》 《记》曰:“取财於地,而取法於天。富国之本,在於农桑。”明初,沿元之旧,钱法不通...
  • 25.志第五十二·职官五》 公侯伯 驸马都尉附仪宾 五军都督府 京营 京卫 锦衣卫附旗手等卫南京守备 南京五军都督...
  • 26.志第五十一·职官四》 南京宗人府 吏部 户部附总督粮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都察院附提督操江 通政司 大理...
  • 27.志第五十·职官三》 太常寺附提督四夷馆 光禄寺 太仆寺 鸿胪寺 尚宝司 六科中书舍人 行人司 钦天监 太医院...
  • 28.志第四十九·职官二》 都察院附总督巡抚 通政司 大理寺 詹事府附左右春坊司经局 翰林院国子监 衍圣公附五经...
  • 29.志第四十八·职官一》 明官制,沿汉、唐之旧而损益之。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,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,以尚书任天下...
  • 30.志第四十七·选举三》 太祖下金陵,辟儒士范祖干、叶仪。克婺州,召儒士许元、胡翰等,日讲经史治道。克处州,征耆儒...
  • 31.志第四十六·选举二》 科目者,沿唐、宋之旧,而稍变其试士之法,专取四子书及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...
  • 32.志第四十五·选举一》 选举之法,大略有四:曰学校,曰科目,曰荐举,曰铨选。学校以教育之,科目以登进之,荐举以旁招之,铨...
  • 33.志第四十四·舆服四》 皇帝宝玺 皇后册宝 皇妃以下册印 皇太子册宝 皇太子妃册宝亲王以下册宝册印 铁券 印信...
  • 34.志第四十三·舆服三》 文武官冠服 命妇冠服 内外官亲属冠服 内使冠服 侍仪以下冠服士庶冠服 乐工冠服 军隶冠...
  • 35.志第四十二·舆服二》 皇帝冕服 后妃冠服 皇太子亲王以下冠服   皇帝冕服:洪武元年,学士陶安请制五冕。太...
  • 36.志第四十一·舆服一》 大辂 玉辂 大马辇 小马辇 步辇 大凉步辇 板轿 耕根车后妃车舆 皇太子亲王以下车舆 公...
  • 37.志第四十·仪卫》 《周官》,王之仪卫分掌于天官、春官、夏官之属,而跸事则专属于秋官。汉朝会,则卫官陈车骑...
  • 38.志第三十九·乐三》 乐章二   洪武三年定朝贺乐章。   升殿,奏《飞龙引之曲》。百官行礼,奏《风云会...
  • 39.志第三十八·乐二》 乐章一   洪武元年圜丘乐章。   迎神,《中和之曲》:昊天苍兮穹窿,广覆焘兮庞洪。...
  • 40.志第三十七·乐一》 古先圣王,治定功成而作乐,以合天地之性,类万物之情,天神格而民志协。盖乐者心声也,君心和,六...
  • 41.志第三十六·礼十四》 谒祭陵庙 忌辰 受蕃国王讣奏仪 为王公大臣举哀仪 临王公大臣丧仪中宫为父祖丧仪 遣使...
  • 42.志第三十五·礼十三》 皇后陵寝 兴宗帝后陵寝 睿宗帝后陵寝 皇妃等丧葬 皇太子及妃丧葬诸王及妃公主丧葬 ...
  • 43.志第三十四·礼十二》 次五曰凶礼。凡山陵、寝庙与丧葬、服纪及士庶丧制,皆以类编次。其谒陵、忌辰之礼,亦附载...
  • 44.志第三十三·礼十一》 亲征 遣将 礻马祭 受降 奏凯献俘 论功行赏 大阅 大射 救日伐鼓   四曰军礼。亲征...
  • 45.志第三十二·礼十》 巡狩 东宫监国 皇长孙监国 颁诏仪 迎接诏赦仪 进书仪 进表笺仪乡饮酒礼 蕃王朝贡礼 遣...
  • 46.志第三十一·礼九》 天子纳后仪 皇太子纳妃仪 亲王婚礼 公主婚礼品官婚礼 庶人婚礼 皇帝视学仪 经筵 日讲 ...
  • 47.志第三十·礼八》 册皇后仪 册皇太子及皇太子妃仪册亲王及王妃仪 皇帝 加元服仪 册皇太子皇子冠礼品官冠...
  • 48.志第二十九·礼七》 登极仪 大朝仪 常朝仪 皇太子亲王朝仪诸王来朝仪 诸司朝觐仪中宫受朝仪 朝贺东宫仪 大...
  • 49.志第二十八·礼六》 奉先殿 奉慈殿 献皇帝庙 新王从飨 功臣配飨 王国宗庙 群臣家庙   奉先殿   洪...
  • 50.志第二十七·礼五》 庙制 禘佩 时享 荐新 加上谥号 庙讳   宗庙之制   明初作四亲庙于宫城东南,各...
  • 1.附录》 臣等奉敕纂修《明史》告竣,恭呈睿鉴,臣等谨奉表恭进者。伏以瑶图应运,丹纶繙竹素之遗;雒鼎...
  • 2.列传第二百二十·西域四》 撒马儿罕,即汉罽宾地,隋曰漕国,唐复名罽宾,皆通中国。元太祖荡平西域,尽以诸王、驸马为之君...
  • 3.列传第二百十七·西域三》 乌斯藏,在云南西徼外,去云南丽江府千余里,四川马湖府千五百余里,陕西西宁卫五千余里。其地...
  • 4.列传第二百十八·西域二西番诸卫》 西番,即西羌,族种最多,自陕西历四川、云南西徼外皆是。其散处河、湟、洮、岷间者,为中国患...
  • 5.列传第二百十七·西域一》 哈密,东去嘉峪关一千六百里,汉伊吾卢地。明帝置宜禾都尉,领屯田。唐为伊州。宋入于回纥。...
  • 6.列传第二百十六·外国九瓦剌》 成祖即位,遣使往告。永乐初,复数使镇抚答哈帖木儿等谕之,并赐马哈木等文绮有差。六年冬,马...
  • 7.列传第二百十五·外国八鞑靼》 鞑靼,即蒙古,故元后也。太祖洪武元年,大将军徐达率师取元,元主自北平遁出塞,居开平,数遣其将...
  • 8.列传第二百十四·外国七》 古里,西洋大国。西滨大海,南距柯枝国,北距狼奴儿国,东七百里距坎巴国。自柯枝舟行三日可至...
  • 9.列传第二百十三·外国六》 浡泥,宋太宗时始通中国。洪武三年八月命御史张敬之、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往使。自泉州航海...
  • 10.列传第二百十二·外国五》 占城居南海中,自琼州航海顺风一昼夜可至,自福州西南行十昼夜可至,即周越裳地。秦为林邑,汉...
  • 11.列传第二百十一·外国四》 琉球居东南大海中,自古不通中国。元世祖遣官招谕之,不能达。洪武初,其国有三王,曰中山,曰山...
  • 12.列传第二百十·外国三》 日本,古倭奴国。唐咸亨初,改日本,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。地环海,惟东北限大山,有五畿、七道、...
  • 13.列传第二百九·外国二》 安南,古交阯地。唐以前皆隶中国。五代时,始为土人曲承美窃据。宋初,封丁部领为交阯郡王,三...
  • 14.列传第二百八·外国一》 朝鲜,箕子所封国也。汉以前曰朝鲜。始为燕人卫满所据,汉武帝平之,置真番、临屯、乐浪、玄...
  • 15.列传第二百七·广西土司三》 泗城州,宋置,隶横山寨。元属田州路。其界东抵东兰,西抵上林长官司,南抵田州,北抵永宁州。 ...
  • 16.列传第二百六·广西土司二》 太平,汉属交阯,号丽江。唐为羁縻州,隶邕州都督府。宋平岭南,于左、右二江溪峒立五寨。其一...
  • 17.列传第二百五·广西土司》 广西瑶、僮居多,盘万岭之中,当三江之险,六十三山倚为巢穴,三十六源踞其腹心,其散布于桂林、...
  • 18.列传第二百四·贵州土司》 贵州,古罗施鬼国。汉西南夷牂牁、武陵诸傍郡地。元置八番、顺元诸军民宣慰使司,以羁縻之...
  • 19.列传第二百三·云南土司三》 缅甸,古朱波地。宋宁宗时,缅甸、波斯等国进白象,缅甸通中国自此始。地在云南西南,最穷远。...
  • 20.列传第二百二·云南土司二》 姚安,本汉弄栋、蜻蛉二县地。唐置姚州都督府,以民多姚姓也。天宝间,南诏蒙氏改为弄栋府。...
  • 21.列传第二百一·云南土司》 明洪武十四年,大军至滇,梁王走死,遂置云南府。自是,诸郡以次来归,垂及累世,规制咸定。统而稽...
  • 22.列传第二百·四川土司二》 遵义府即播州。秦为夜郎且兰地。汉属牂牁。唐贞观中,改播州。乾符初,南诏陷播,太原杨端应...
  • 23.列传第一百九十九·四川土司》 四川土司诸境,多有去蜀远,去滇、黔近者。如乌蒙、东川近于滇,乌撒、镇雄、播州近于黔。明...
  • 24.列传第一百九十八·土司》 西南诸蛮,有虞氏之苗,商之鬼方,西汉之夜郎、靡莫、邛、莋、僰、爨之属皆是也。自巴、夔以...
  • 25.列传第一百九十七·流贼》 盗贼之祸,历代恒有,至明末李自成、张献忠极矣。史册所载,未有若斯之酷者也。永乐中,唐赛儿...
  • 26.列传第一百九十六·奸臣》 《宋史》论君子小人,取象于阴阳,其说当矣。然小人世所恒有,不容概被以奸名。必其窃弄威柄...
  • 27.列传第一百九十五·佞幸》 汉史所载佞幸,如藉孺、闳孺、邓通、韩嫣、李延年、董贤、张放之属,皆以宦寺弄臣贻讥千古...
  • 28.列传第一百九十四·阉党》 明代阉宦之祸酷矣,然非诸党人附丽之,羽翼之,张其势而助之攻,虐焰不若是其烈也。中叶以前,士...
  • 29.列传第一百九十三·宦官二》 李芳,穆宗朝内官监太监也。帝初立,芳以能持正见信任。初,世宗时,匠役徐杲以营造躐官工部尚...
  • 30.列传第一百九十二·宦官一》 明太祖既定江左,鉴前代之失,置宦者不及百人。迨末年颁《祖训》,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,稍...
  • 31.列传第一百九十一·列女三》 徐贞女,宣城人。少字施之济。年十五,里豪汤一泰艳之,倚从子祭酒宾尹,强委禽焉。女父子仁不...
  • 32.列传第一百九十·列女二》 欧阳氏 方氏 潘氏 杨氏 张烈妇王烈妇 吴氏 沈氏六节妇 黄氏 张氏刘氏二女 孙烈女 陈谏...
  • 33.列传第一百八十九·列女一》 妇人之行,不出于闺门,故《诗》载《关雎》、《葛覃》、《桃夭》、《芣苜》,皆处常履顺,贞静...